相关案例

REVIT应用 7年前 (2018) admin
0

相关案例

BIM在复杂型建筑的应用

南京青奥会议中心占地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19.4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2层,主要包括一个2181座的大会议厅以及一个505座的多功能音乐厅,可作为会议、论坛、大型活动及戏剧、音乐演出等活动的举办场所。

青奥会议中心出自著名设计师扎哈·哈迪德之手。青奥中心的施工难度大,南京青奥中心是没有标准化单元

南京青奥会议中心BIM应用

的,没有一个部分是相同的。承担着青奥会议中心建设项目BIM工作的BIM项目经理刘星佐介绍说,异形建筑如何施工,以及复杂形建筑内部大空间的合理运用是青奥会议中心项目的两大难题这显然挑战了建造者们的智慧。一般来说,建筑在施工时按照平面图纸搭建即可,而由于会议中心造型复杂,施工难度大,在施工前必须要借助BIM的三维模型,根据模型能看出放大后的每个细节,包括构件样子、螺栓的位置、角度、构件尺寸等等。由于受造型限制,管线的施工也必须在BIM模型里面进行排布,之后再现场施工,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并避免反复更改。

通过3D建筑模型,协调了各个专业,并利用大数据整合将多专业不同格式模型整合在同一个平台,解决了青奥会议中心的复杂造型;利用BIM手段解决传统的二维设计手段较难解决的复杂区域管线综合问题。打造的可视化平台中解决了多专业协调问题,如复杂外立面,钢结构,内装空间等,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如此一来,青奥会议中心项目的两大难题迎刃而解。 

BIM在古建的应用

何东夫人医局始建于1932年至1933年间,并于1934年正式启用,主要是服务附近金钱村及河上乡的居民,是最早成立的新界乡村医局之一。医局建筑独特,是两座中西合璧的单层建筑物,以西式工艺风格设计再配以中式瓦屋顶,这在香港相当罕见。

何东夫人医局是香港第四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中四个建筑的其中之一,作为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中的一部分,需要的是完整、准确的数据,只有这样,历史建筑才得以原貌保留。因此,这个项目面临着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即历史建筑如何100%保留,同时准确记录信息。

传统的2D绘图存在着误差,这对历史建筑数据的采集很困难,既不准确,也不能复核,会导致设计的错误以及工期的延误。而在这个项目中,房屋署决定应用BIM技术,与独立第三方BIM顾问,把古建活化起来。

BIM技术传承文物建筑DNA

在这个项目中,应用三维相片测量技术与BIM,帮助建筑物出图;同时运用BIM技术实现动画漫游,将建筑物呈现在众人的面前。如此一来,不仅加强各方的沟通,提高沟通效率,而且还可助于记录历史建筑物。

何东夫人医局BIM应用

历史建筑信息不仅是保育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在保育后仍必须维持长时间准确和更新。建筑署高级建筑师李培基先生说。毫无疑问,如果缺乏对现场和历史建筑的深入了解,那么未来发展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损害用地,最终将会破坏建筑文物的价值和可持续性。

在考察历史建筑后,香港建筑署提供了一个互动的3D模型。 BIM 制作出来的模型不但可免除传统2D绘图的误差,进一步视像化,更可维持所需的标准,以加强建筑署与持份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筑署高级建筑师李培基先生介绍。

BIMHIM

HIM即历史信息模型,当三维照片测量技术和BIM技术相结合,就成为HIM。将BIMB改变为H,这就意味着把历史建筑物的数据、大数据放在模型里面,从而方便出图和维护,有助于更好地保存历史建筑物的原貌。从BIMHIMBIM的应用不仅是新的建筑,也可以是历史建筑,采用HIM技术更有效地保护古建文物,从而将这些文物更好地传承给下一代。

何东夫人医局历史数字信息模型已于201311月顺利完成。

BIM在慈溪大剧院的应用

慈溪大剧院立面造型新颖、线条流畅,晶莹剔透的幕墙与绵延弯曲的结构浑然一体,宛如一架水晶钢琴耸立在明月湖畔。该工程结构复杂,标高多、跨度大,错综交替的混凝土结构与曲折多姿的钢结构有机结合,使得施工极具挑战性。项目部积极推动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保证了项目的快速、高质量建设,在施工总承包管理中初具成效。

三维建模实现项目可视化

慈溪大剧院项目结构复杂,总包管理难度大;工程专业分包多,包括土建、幕墙、钢结构、机电安装、弱电智能化、舞台机械设备、舞台声光电、外围景观及附属工程等,各专业工序交替施工,协调难度大。如何有效推动总承包管理朝向更精细化、信息化的施工主流模式,是一项重大难题。

慈溪大剧院BIM应用

慈溪大剧院项目利用REVIT软件进行BIM建模,并经过对建筑、结构模型不断修改完善,指导现场施工。将传统设计的平面施工图纸,由2D的平面视图转化为可视化的3D模型。这种可视化的三维视图,不仅让管理人员快速了解项目的建筑功能、结构空间和设计意图,而且,其任意的模型剖切及旋转,使得复杂工程结构一目了然。在项目初期,能够快速实现对流程以及重难点的深入了解,为项目施工做好决策。

碰撞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4D即以BIM三维建筑模型为基础,利用进度时间轴,实现进度管理从传统的网络计划、横道图等平面静态分析管理转变为更加直观形象的、虚拟建造的可视化与动态控制,使工程进度管理精细化、信息化,同时让业主和监理对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一目了然。该工程通过4D进度分析,计算出各分区所需的各种材料,实现了对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的合理调配,降低了材料成本,保障了项目效益。

利用BIM软件平台的碰撞检测功能,实现了建筑与结构、结构与暖通、机电安装以及设备等不同专业图纸之间的碰撞,同时加快了各专业管理人员对图纸问题的解决效率。正是利用BIM软件平台这种功能,预先发现图纸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避免了后期因图纸问题带来的停工以及返工,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也为现场施工及总承包管理打好了基础。在第一版BIM模型中,慈溪大剧院共发现图纸问题164处。

慈溪大剧院主舞台坑中坑位于潮间带冲淤积的海涂地,地下水系丰富,地质情况复杂,面积1400平方米,开挖深度达15米。针对这种特点,为确保基坑安全,项目部事先通过BIM技术的施工模拟,对多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选用最优的支护体系。同时,通过相关的软件配合BIM模型,输出直观的施工方案模拟动画,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视频交底,提高认知度,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效率。

慈溪大剧院功能特殊,设有众多的高大空间结构,其中主舞台高支模凌空高度达49.2米,凌空面积达1235平方米。支模架难以选择,项目创新性地选用西班牙屋玛T60塔式支架支撑体系之后,通过BIM技术分别对T60塔式支架及满堂脚手架进行建模并优化,精确计算出各脚手架的用钢量,发现T60塔式支架总用钢量仅为普通钢管架的60%,仅此一项钢管用量就减少60吨。大剧院结构复杂、标高多,项目部对混凝土工程量分别采取了手算及BIM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两者工程量接近度为99%

项目部通过对BIM模型整合,将钢结构与土建、机电、幕墙、装修等深化模型集成起来,进行多专业协调优化调整,并直观展示给各分包方,减少项目沟通时间,提高深化设计的准确性。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对主体关键部位点进行坐标测量,根据实际坐标点对BIM模型进行调整,然后再来调整钢结构、幕墙等构件的尺寸,最后输出精细的明细表及构件图、节点图、加工图,不仅使预制构件有据可依,而且保证了各个构件现场安装的高精度。

BIM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不仅是一个高效的工具,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的全新理念。综合BIM技术在慈溪大剧院项目应用情况及成果,其在总承包管理方面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随着对BIM技术不断的深入研发应用,将更加凸显其巨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逐步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

BIM在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中的应用

BIM模型概况
  水电站工程设计涉及多个不同专业,包括地质、水工、施工、建筑、机电等。黄登水电站施工总布置以AutoCAD Civil 3DAutodesk REVITAutodesk Inventor 等为各专业建模基础,以Autodesk Navisworks Manage为模型观测与碰撞检查工具,以AIM为总布置可视化和信息化整合平台开展BIM协同设计。

 

BIM应用案例(30)

1. 总体规划
  AutoCAD Civil 3D强大地形处理功能,可帮助实现工程三维枢纽方案布置以及立体施工规划,结合AIM快速直观的建模和分析功能,则可轻松、快速帮助布设施工场地规划,有效传递设计意图,并进行多方案比选。

2. 枢纽布置建模
  枢纽布置、厂房机电等需由水工、机电、金属结构等专业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基本模型与施工总布置进行联合布置。

2.1 基础开挖处理
  结合AutoCAD Civil 3D建立的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在坝基开挖中建立开挖设计曲面,可帮助生成准确施工图和工程量。

2.2 土建结构
  水工专业利用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进行大坝及厂房三维体型建模,实现坝体参数化设计,协同施工组织实现总体方案布置。

2.3 机电及金属结构
  机电及金属结构专业在土建BIM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utodesk Revit MEP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同时进行设计工作,完成各自专业的设计,在三维施工总布置中则可以起到细化应用的目的。

3. 施工导流
  导流建筑物如围堰、导流隧洞及闸阀设施等及相关布置由导截流专业按照规定进行三维建模设计,AutoCAD Civil 3D帮助建立准确的导流设计方案,AIM利用AutoCAD Civil 3D数据进行可视化布置设计,可实现数据关联与信息管理。

4. 场内交通
  在AutoCAD Civil 3D强大的地形处理能力以及道路、边坡等设计功能的支撑下,通过装配模型可快速动态生成道路挖填曲面,可准确计算道路工程量,通过AIM可进行概念化直观表达。

5. 渣场与料场布置
  在AutoCAD Civil 3D中,以数字地面模型为参照,可快速实现渣场、料场三维设计,并准确计算工程量,且通过AIM实现直观表达及智能信息管理。

6. 施工工厂
  施工工厂模型包含场地模型和工厂三维模型,Autodesk Inventor帮助参数化定义造型复杂施工机械设备,联合AutoCAD Civil 3D可实现准确的施工设施部署,AIM则帮助三维布置与信息表达。

7. 营地布置
  施工营地布置主要包含营地场地模型和营地建筑模型,其中营地建筑模型可通过AutoCAD Civil 3D进行二维规划,然后导入AIM进行三维信息化和可视化建模,可快速实现施工生产区、生活区等的布置,有效传递设计意图。

8. 施工总布置设计集成
  BIM信息化建模过程中将设计信息与设计文件进行同步关联,可实现整体设计模型的碰撞检查、综合校审、漫游浏览与动画输出。其中,AIM将信息化与可视化进行完美整合,可以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而且大大减少的不同专业之间协同和交流的成本。

9. 施工总布置面貌
  在进行施工总布置三维一体信息化设计中,通过BIM模型的信息化集成,可实现工程整体模型的全面信息化和可视化,而且通过AIM的漫游功能可从坝体到整个施工区,快速全面了解项目建设的整体和细部面貌,并可输出高清效果展示图片及漫游制作视频文件。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18-09-18 21:43:31。
转载请注明:相关案例 | BIM自学网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