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冷原理
在物理学中“低温”是指低于液态空气(81K)的温度.低温在现代技术与科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在技术上空气在低温液化后可以通过分馏而得到氧气、氮气、氢气等工业各方面的应用,在生物科学上,低温环境用来保存活体.用低温可以使某些材料具有超导性质.在广泛地用来产生强磁场.对低温条件下物理现象的研究在理论上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著名的例子是,吴健雄等人利用绝热去磁致冷的低温条件做的so C。
绝热去磁是产生1K以下低温的一个有效方法,即磁冷却法。这是1926年德拜提出来的。在绝热过程中顺磁固体的温度随磁场的减小而下降。
将顺磁体放在装有低压氦气的容器内,通过低压氦气与液氦的接触而保持在1K左右的低温,加上磁场(量级为10^6A/m)使顺磁体磁化,磁化过程时放出的热量由液氦吸收,从而保证磁化过程是等温的。顺磁体磁化后,抽出低压氦气而使顺磁体绝热,然后准静态地使磁场减小到很小的值(一般为零)。
- 上一篇: 地暖自控系统入市,须跨哪些“槛”
- 下一篇: 市政建筑暖通及给排水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