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认识
无论大体积混凝土还是一般混凝土,在没有承受荷载情况下经常发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被称为间接作用下的约束变形裂缝,或简称为变形裂缝。
混凝土施工期是变形裂缝高发期。分析裂缝产生机理可得出混凝土施工期因素关系如图1所示。
水泥水化热和混凝土失水是混凝土施工期间必然发生的,将引起体积膨胀或收缩变形。
水化热会引起混凝土升温体积膨胀变形,但同时散热也在进行,会引起混凝土降温体积收缩变形。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由软状变成硬状,且强度越来越高。
水泥水化要用掉一部分拌合用水,而大部分水将挥发掉,这一过程简称为失水,失水将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
水化热和失水是混凝土施工期引起变形的主要因素。
混凝土施工期初期变形呈2种状态同时进行——升温引起的膨胀和降温加失水引起的收缩。此时混凝土强度增长较快,放出的水化热也多,但等到水化热基本释放完后,就只剩下散热降温和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
体积收缩的速度与降温和失水的速度有主要关系,而降温和失水的速度又与混凝土的外界条件有关。
通常,自由状态下体积变形不会引起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约束的存在。
约束存在于物体间的接触,使被约束物体的变形受到约束,也就是被约束物体将发生约束变形,从而产生约束应力,约束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强度导致裂缝产生。
约束有外部物体对混凝土的约束,如地基对基础的约束和混凝土内部相互约束。
约束变形发生在于混凝土与约束物之间的变形差(自由状态下两物体的变形差)。
因减少了变形差也就减少了约束变形及约束应力,约束应力小于当时的混凝土强度裂缝就不会发生。
在施工期间,混凝土在水化热和失水作用下会发生大的体积变化,或膨胀或收缩,因此要控制体积变化的量和速度以减小变形差。
- 上一篇: 房屋建筑铝合金模板施工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下一篇: 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的应用
发表评论